附件:
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统计表
学校名称 |
上海体育学院 |
团委负责人 |
姓 名 |
李文阁 |
联系方式 |
13661537204 |
2012年本校参加活动的学生总数 |
1100 |
2012年本校活动的媒体宣传数量 |
|
2012年本校活动主要传播媒体 |
微博、人人、易班、校园网 |
2012年校级领导出席本校活动的次数 |
1 |
重点团队 |
全 国 |
团队数量 |
|
参与人数 |
|
省 级 |
团队数量 |
2 |
参与人数 |
24 |
校 级 |
团队数量 |
13 |
参与人数 |
170 |
院系级 |
团队数量 |
81 |
参与人数 |
930 |
各类团队数量及所占比例 |
种植养殖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
科技帮扶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
产业规划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
医疗卫生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2 2% |
文化艺术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28 30% |
教育培训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11 12% |
敬老爱幼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25 26% |
政策宣传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1 1% |
法律援助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
社会调查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15 16% |
其 他 |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12 13% |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
|
团队数量及比例 |
|
活动 特色和创新 |
详见总结报告 |
上海体育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精神,引导全校大学生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给北大学生的回信中“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优势,展现绿瓦学子优秀的精神风貌与精神品质。今年暑期,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研工部、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积极组织我院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暑期,我院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给北大学生的回信中“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以迎接18大召开为契机,以纪念建团90周年为重点,以“荣耀党团光辉,弘扬绿瓦使命”为主题,以“风华正茂,喜迎校庆60周年”为口号,引导广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为做好今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我院成立了2012年上海体育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任组长,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学工部、研工部、团委、研究生会、学生会负责人、各系(院)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团总支书记为成员,项目部设在我院团委。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在活动内容及主要形式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活动内容选取上,遵循两个“充分”的原则,即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充分发育已有的品牌项目和团队。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结合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设定项目,开展活动。活动的形式分为学校直接推动项目、自主选题项目、个人项目。
(一)学校直接推动项目
1、风华六十年,喜迎校庆,爱国主义宣讲服务团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校庆60周年,以此为主题,鼓励学生组建团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一方面,走进革命老区、走访优秀团干,感受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变化,回顾共青团90周年的风雨历程,体悟红色精神之魂,坚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走访优秀校友,了解校友的伟大求学事迹,创业事迹,展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的伟大事迹,寻找我校的历史文物或书籍,见证我校60周年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鼓励广大同学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团在建设事业中的优良传统与先进经验,并结合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热点话题,深入了解国情民生,在实践中运用党的理论和方针,为祖国的发展献计献策。
2、“喜迎盛会·同创和谐”民生社会热点调查行动
结合全国各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历史契机,组织学生利用暑期返乡机会参与关于家乡自十七大以来发展变化的实践活动,重点开展关于特色经济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民生热点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具体社会问题的调查和研究。
发动研究生体育科研服务社会。以研究生为主体,带领本科生组成团队带着课题下基层,进学校、赴社区、回家乡,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以“小切入、深研究”的方式开展社会调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所申请研究项目必须有首创性,原则上不得为毕业论文、导师课题或其他已发表过的论文及已申请过的课题项目。
3、“传播你我爱心,投身志愿服务”实践服务活动
(1)支教实践服务
基于我国部分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贫乏的特点,在这些地区组织实践支教团进行短期的支教实践服务,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健康、愉快、有益的暑假。同时通过与支教相关的一系列扶贫教育活动,延续或建立和当地政府、学校的长期联系,进一步建设我校的社会实践基地。
(2)社区健康指导服务队
深入基层、走进社区,关注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关注防灾自救、扶贫帮困等社会热点,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围绕全民健身这一主题,运动科学学院、体育教育学院以及体质测量服务队等社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组建社区体质测评与健身指导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健康宣传活动,让健康生活、全民健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4、“创新求发展,奉献促和谐”优秀大学生挂职锻炼
结合“十、百、千”工程,做好学生骨干社区挂职锻炼实践活动,通过挂职锻炼深入了解民情,服务社会。①选苗工程中优选对象,由团市委、市委组织部安排挂职锻炼岗位;②经选拔学生干部约10人安排到团委、院系党总支及有关职能部门挂职,负责暑期社会实践的统筹、联络、宣传等工作;③面向全院招聘约50名优秀大学生,安排到杨浦区、嘉定区、五角场镇、殷行街道等共建单位挂职锻炼,使大学生挂实职、干实事、出实效。
5、爱心夏令营
根据五角场镇、殷行街道、五角场街道、四平街道的需要,按照院系与社区居委结对、院系学生交叉配合的办法,围绕“阳光体育工程”的相关精神,利用学生的专业学科优势,在周边社区开设20个左右的爱心夏令营,每营配备8~10名学生,负责学员招募、教学活动开展等工作。
6、第四届“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
“知行杯”是从当前国家发展需要出发,每年选取1-2个当前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领域的重点问题,鼓励大学生投入社会,在投入专家和委办局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社会问题的实践研究“知行合一,奉献社会”鼓励学生会、各学生分会、公益实践类学生社团组成公益实践团队,申报参与“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实践大赛。
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共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队伍94支,覆盖全国12个省市25个区县,直接参与人数近1100人,其中包括13支外出团队、22支市内团队、27支爱心夏令营团队、13支慈善团队及19个科研项目(含5支知行杯实践团队)。各实践队伍活动开展卓有成效,硕果累累。
【青春三下乡引起广泛关注】
今年,我院共组织13支外出队伍,截止目前,我院已有7支外出团队分赴云南、广西、四川等地开展爱心支教、教育实践、公益关爱、公益表演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并且顺利完成支教服务任务,绿瓦学子也已满怀收获的喜悦凯旋。在实践活动中,武术学院赴沐川支教服务队和校学生会赴楚雄支教服务队都已被当地电视台《沐川新闻》和《楚雄新闻》进行特别采访和跟踪报道,经济管理学院赴砚山支教服务队和武益社赴滇西支教实践队均被当地相关媒体关注,研究生实践队负责人杨烨老师还在榆中县进行了当地第一次关于体育教育方面的学术报告研讨会。与此同时,每支实践队伍都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再帮助队员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也对我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爱心夏令营受到各方好评】
爱心夏令营工作作为我院历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品牌项目,真正做到了走进社区,服务群众,也让在校大学生在实践经历中收获颇丰。目前,我院精心组织的27支爱心夏令营团队均已完成实践活动。今年,我院夏令营在以往品牌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利用学生专业学科优势,对新阶段社会热点问题,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城市外来务工者等特殊人群开展相应关爱实践活动。不仅在数量和地域上有所增加,服务质量也有显著提升,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把爱心献给社会的服务宗旨,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力求将服务做到细致入微,将活动进行得生动有趣,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各社区居委会和五角场镇、殷行街道领导的认可与一致好评,实践活动覆盖27个社区,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慈善在行动彰显人文关怀】
去年,我院利用各方资源积极成立了上海体育学院慈善义工服务队,队伍主要以特奥团、P.E.C.协会、志愿者服务团以及二级学院慈善义工分队为主,积极开展各类慈善关爱行动。一年以来,我院慈善服务队成绩突出,服务效果显著。今年暑期,我院又组织了13支慈善队伍,深入社区、阳光之家开展慈善关爱活动。各个项目结合校内特色,彰显人文关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实践助科研聚焦社会热点】
科研项目一直是我院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院共确定了19支科研团队,展开议题研究、实践总结、社会调查等项目类型的科研实践活动,内容涉及阳光体育、居民健身、武术文化传播、退役运动员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等专业领域研究。此外,我院还组织了22支市内实践团队,分布在上海市内开展挂职锻炼、社区服务、红色实践、实践服务等类型的实践活动。
今年正逢我院建校六十周年,火热的夏天,火热的激情,绿瓦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服务与奉献,诠释了“身心一统,兼蓄竟攀,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在服务社会中增长了才干。
上海体育学院团委
2012年9月